2014-2024,10年。

天道酬勤,功不唐捐 – 双CPA考试的励志总结

欢乐励志 阿东 955浏览 0评论

小城里/岁月流过去/清澈的勇气/洗涤过的回忆/我记得你/骄傲的活下去——题记

这是一段难忘的岁月,一个普通人与注会一起走过的日子。在这条漫长的路上,我见过 老爷子古稀之年不愿遛弯打牌度日,挑战专业最高难度的骄傲;准妈妈克服障碍,毅然赴考的勇气;百转千回,十八载终获结果的坚持;出了考场就知道能够一次通过六科的自信。在这条漫长的路上,我有过考场崩盘,不得圆满的遗憾;低空飞过,涉险过关的幸运;临考前夜,翻来覆去的紧张;最终通过,心如止水的平静。

年度 审计 财管 经济法 会计 战略 税法 AUD FAR REG BEC 综合阶段
2014 81 75 85 77 78.55
2013 74
2012 74 50 72 74 69 73

总的来说,成绩并不优异,但是我一直在进步,将来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所以,我所能做到的(至少是通过CPA考试),其实你也能做到,只要坚持到底。我希望首先给大家建立信心,正常人资质都差不多,处于两个极端的都只是极少数。甚至个人资质与最终成就关系不大,在历史长河之中,既有指物为诗的神童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悲剧,也有天资普通不及常人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的传奇。我认为,这种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达到社会顶层(绝对不仅指财富方面)的流动性是世界健康运行的必要条件。因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所以,最关键的还是你自己

我想特别提一下曾国藩,曾国藩功成名就之后,各种附会传说天资聪颖,天纵奇才。但是各方面的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曾国藩小时候还不如一般的小孩。不仅有史料的证明,事实上,还有很多后人的评论都提到这一点。梁启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中虽推崇曾国藩为“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和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但也客观的说道“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身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如斯而已!”然而,尽管如此,梁启超仍说:“尧舜信否尽人皆可学焉而至,吾不敢言;若曾文正之尽人皆可学焉而至,吾所敢言也。”

苏格拉底曾说,每一个结果都有一个特定的原因或者多个原因,这是著名的因果定律。《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其实,不仅世间法离不开因果,出世间法亦离不开因果。《涅槃经·遗教品一》云:“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你我的经历亦印证了这一客观事实,有弃有取,有舍有得,有因有果。下面,我就来说说我的故事。

1.缘起:重新站起立决心

是什么原因让你最初选择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我觉得最初做选择的时候,这个问题值得好好思考,好好分析一下自己的情况。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传闻出自《华严经》,不过遍览《华严经》,未见此偈语,有发现最初出处的告诉我下)。

已故南非总统曼德拉谈及为何在狱中度过27年,出来后没有铁石心肠,没有漠不关心,而是怀着原谅和容纳的心,不可动摇的勇气,以他的信仰和正直鼓舞了数千万人,看到自己生命中的可能。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把一生中好的部分花在监狱中,虽然看起来很讽刺,但有好处,如果我没有入狱,我不会完成毕生中最困难的任务——改变自己,我不会有那样的机会,我有那个机会是因为在监狱里你有在监狱外工作所没有的机会,可以坐下思考,这是重要部分”。但真的有必要花27吗,这可是接近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跨度?你真正想清楚这个问题之后,不仅仅对于考注会,对于如何有意义的过完一生都会有所帮助,你选择参加考试或是不参加考试都值得支持。但是在人的一辈子中,学习是不可或缺的。《礼记·学记》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慎哉”?

至于我的选择,是因为高考的失利迷茫了很久,为了重新站起来。高考过后的暑假三个月里基本是在电脑游戏之中度过的,现在想起来真是自甘堕落。我大学是在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大一第一节体育课就韧带撕裂,那天正好是十八岁生日,然后回家休息了三个星期。显然这个残酷的现实改变了很多计划,错过了很多机会,接下来的生活也混混噩噩。我的专业是财务管理,但我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大一、大二两年都挂过科,是财务会计,管理学原理这些重要的必修课,显然在会计方面也没有特别的天分。接下来又是一个转折点,在二十周岁生日那天后,就开始了新的生活,源于一个简单的念头:我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绝不虚度此生。也许,生死在一念之间,死生亦在一念之间。去感悟生命的意义才是生日应该做的,而不是空有热闹。在此之后是广泛的阅读经典名著,最喜欢的还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根基。大三考了会计从业资格证,那时候才稍微有点理解了借贷记账法。大四才去了解注会考试。深入了解注册会计师是什么,也能为准备考试提供一些思路。在我的学生时代,尤其是中考之后,饱经考试摧残,可谓是“考试伤我千百遍,我待学习如初恋”。我觉得从哪里倒下,就该从哪里站起来,要治愈当年的伤痕,需要在这个财会领域最难的考试取得成功。

2.启航:于绝望中见希望

我开始准备考试的第一步,会先去看看过去优秀学员的经验(标杆管理在考试领域的应用)。我也建议大家也去多学习这些优秀学员的经验。大多六科优秀学员都看过前年六科优秀学员的经验,在榜样的力量下,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什么时候学习累了,倦了,腻了,烦了,坚持不下去了,拿出来看看,犹如暗室遇明灯,沙漠饮甘露,最大的作用就在于绝望中见希望。

1954年之前,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1609米)被认为是不可能的,科学家和医生以及当时顶尖选手证明这是人类能力的极限,直到罗杰班尼斯特的出现。他说“四分钟内跑完是可能的,我要做给你们看”。当时,他是牛津大学的医学博士,之前最好成绩是4分12秒,自然没有人把他放在心上。但他坚持苦练,和当时别的选手一样苦练。慢慢的,他突破了4分10秒,4分5秒但是跑到4分两秒时停止了,也像其他人一样。但他依然还是说“有可能,在这件事上人类没有极限,我们能再4分钟之内跑完一英里”。他坚持这么做,却一直失败,但仍然坚持练习,直到195456,在重回母校时,他用了3分59秒4跑完一英里,轰动一时,登上全世界的头版头条“科学遭到挑战”、“医生遭到挑战”、“不可能成为可能”。数十年来,自从开始一英里跑计时以来,没有人突破4分钟界限,那被认为是不可能的。6周后,澳大利亚的选手跑了357.9秒。1955年,37位选手突破了4分钟界限。1956年,超过300名选手突破4分钟界限。心理界限的瓦解,随即而来的是成绩难以想象的突破。所以,我们不应当以外界的或内在的种种偏见而障碍自己的发展。有时候是需要一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坚定(文言版: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古今中外所有所谓的成功人士,都是经历了不计其数且难以想象的挫折,但是依然坚持不懈。

迪卡唱片公司拒绝与其签约,理由是不喜欢他们的歌声以及音乐风格。

→甲壳虫乐队: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代表

高中篮球校队将其淘汰,他回家后一个人待在房里大哭了一场。

→“空中飞人”:迈克尔·乔丹

学校教师以资质愚钝令其退学,说他只能靠随和的个性养家糊口。

→托马斯·爱迪生 发明大王、光明之父

未婚妻早逝、经商两度破产。曾经精神崩溃、竞选八次失败。

→亚伯拉罕·林肯:美国最伟大总统之一

曾经因身高问题,被体校拒之门外,乒乓之路几次夭折。

→邓亚萍:乒乓女皇

浑浑噩噩,虚掷光阴,30岁前不知会计为何物。

→潘序伦:中国现代会计之父

曾去肯德基应聘落选,跟大老板们讲什么叫电子商务,被认为是个骗子。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3.报名:适合优先做选择

看优秀学员的经验能够更迅速地了解考试,获得一些学习方法的指示,但是切忌照抄照搬复制,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专业基础,学习方式,个人性格差异重大,有个很重要的原则,找到自己的最佳匹配,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没有所谓的最好的。选择的老师也同样的原则,中华会计网校的老师都是行业内比较顶尖的老师,这些老师是一群值得敬佩的人,同样感谢中华会计网校提供的这个平台。跟着一位老师学到底就可以了,不用贪多,毕竟大家时间都很有限。这时候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大概的计划。没有目标的人终将被有目标的人利用,没有计划的人也将被有计划的人利用。

必须强调一点,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考六门,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当时处在大四阶段,2月至10月,全职备考,每天平均8小时左右,所以选择了报考六科。我当时的目标就是一次通过六门,每门80分。所谓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设定了高标准的目标,按照这样的标准切实执行,最终因为各种各样的损耗,也能合理保证在安全边际之内。

4.预习:抓大放小建体系

每年注会考试,有些人考完试就准备下一科,有人出成绩就准备下一科,有人出新教就准备下一科,有人最后一个月才准备。总得来说,我一直认为,在有得选择的时候,能够越早越好。12年网校推出预习班,能够帮助我们对全书的知识体系与架构,考试重点,学习方法有一个快速、清晰的把握和了解,尽快找到入门的感觉,达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当新课推出之前我就已经六门旧课程都听了一遍,我自己一直都是2倍速听课的,这是节约时间的技巧,之后我就养成加速看视频的习惯。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遍也只用达到建立一个宏观的体系就可以了。根据科学家约翰·梅迪娜的研究,我们的大脑生来就是用来理解事物的全貌的。梅迪娜说,当原始人看见一只剑齿虎的时,他会问自己——“它会吃掉我吗,”而不是“它有几颗牙齿”。

5.基础:粗中有细讲实际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我大致统计了近5年(2009-2013)含基本涵盖全国状元在内的优秀学员的基本情况(来自两大网校的当年第一名)。

年度 姓名 专业 总成绩 全国状元 状态 大致时间
2009 谢灵君 非会计专业 466 应届 10个月×12小时
2009 方科 法学专业 455 应届 6个月×8小时
2010 季宏宇 非会计专业 478 应届 不祥
2010 徐文妹 主修电子信息工程、辅修会计 470 应届 6个月×8小时
2011 潘国威 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 468 应届 11个月×10小时
2011 李想 非会计专业 450 应届 9个月×10小时
2012 王晨曦 法学专业 480 研一 12个月×8小时
2012 陈政生 旅游管理 455 毕业2年 7.5个月×9小时
2013 林壁明 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 499 应届 3月份开始复习
2013 Sean_T 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 483 应届 6个月

表格全部来自网络

①原文未具体交代,不得而知具体专业,下同。

②原文未具体交代,提及“新教材发布前,全部课件对照教材听过2-3遍”

③原文未具体交代

④该名仅为网名,具体姓名不得而知。某奥当年无奖学金活动,大概为当年度的高分。

也许数据会说谎,因为数据显示非会计专业基本霸占了中国财会领域最高难度考试的最高峰,但是仔细分析之后,懂得原理之后你会明白,这些都是背后的努力。这些优秀学员虽然原来的基础上和财会专业出身的学生相比虽然不占有优势,但是他们在开始学习注会之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更认真的态度,紧跟着老师的指示,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步步为营,克服劣势,为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也很容易地发现,这些优秀学员大都是应届生,以全职备考的状态下完成的,所以没有大量时间的付出,确实很难保证最终优异的成绩,卓越无捷径。客观的说,全职备考在考试方面的效果通常会更好。我特别佩服妈妈级和大龄的考生。我们这些大学刚毕业的,取得了这些也算是正常,毕竟我们的生理状态都处于人生的一个波峰阶段,占有优势,她们这些妈妈级考生和大龄考生才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另外12年后考试形式改成机考,选择题是题库里选的,主观题是AB卷,考试覆盖面的扩大在所难免。因为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扎实基础之后,突破重难点也就比较轻松,而重难点是想要通过任何考试都必须突破的,因为分数很可观。

学习注会毕竟是件枯燥的事情,但是如果能从中寻找乐趣,那将会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将考注会想象成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游戏。如果一年考六科,采取远交近攻的思路,难度大、重理解的科目如会计、审计先学,偏记忆的科目如战略、税法、经济法可以延后,拿下一章就是打下一座城池,拿下一本就是打下一国。或者将学习的过程想象成玩游戏,每门课都是一个Boss,我们先将小怪一个一个解决,增加经验值,最后慢慢拿下。如果产生了一些消极的联想,无疑会影响学习效率和效果。

听说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蜗牛只要能够爬到山顶,和雄鹰所看到的景色就是一样的。雄鹰只是极少数人,大部分人如果以蜗牛的姿态,一步一步往上爬,最终能够得到圆满的结果。

下面分科目简单说两下(欲了解详细情况请参见优秀学员经验):

会计:基础、重点、难点,核心是分录,关键在理解。会计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管理学科,以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终止确认,报告,披露为主线。我从学会计开始,花得时间也最多。建议零基础新手先看看《会计基础》《会计学原理》这类书。徐经长老师讲解透彻。高老师风趣幽默,如果觉得会计枯燥无味的话,非常推荐你听高老师的课(可惜只能再移动班听到他的课程了)。最终主要听郭建华老师的课,他曾霸气地说:“把我讲义里的东西都弄明白,搞清楚,换个数做得出,就能拿到80分”。但是你必须完全按照郭老师所说的做。郭老师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激情四射,习题自成一派,讲义中对比学习,他在讲义中花了不少的心血。
审计:能够让你了解注册会计师工作内容,指明了方向和重点,核心是思路,关键是立场,把自己当成是注册会计师。杨闻萍老师通俗易懂,徐永涛老师幽默风趣,尤其对命题方向和规律研究深入,串讲讲义真是一册在手,考点全有。

税法:全部是条文组成,核心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关键在细致,重点很突出,三大流转两大所得,小税不放松。结构很固定,定义税率计算优惠,条文很无趣,跟着叶青老师学习。叶老师“税法一姐”的称号名不虚传 ,有口皆碑。

经济法:核心是法条,关键在记忆。最大的难度也就是在于他是闭卷考试,需要对课本非常熟悉。李玉华老师11年的前言很值得看一下,轻松学习。游文丽老师治学严谨。赵俊峰老师的课程我只听过习题班和串讲班,帮助你剖析思路,茅塞顿开。

战略:这是09年改革后新增的科目,这门课将注册会计师的层次近一步提高,近几年考试越来越灵活,已经从原来的偏重记忆转至偏重理解。13年教材重新编排。这两年通过率相对较低。但是跟着老师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应该不是难事。
财管:2013年通过这门考试,财管需要大量练习,强化熟练,尤其是因为考试方式的改革对财管附加的难度增加得最大,一定要把最终的结果计算出来。教材的例题要非常熟悉,基本上陈华亭老师的课程基本上涵盖了教材例题。陈华亭老师化繁为简,用真诚的简单面对虚伪的复杂。第一次考试时我对各种概念都基本明白,但是后来考场时做主观题时无从下手。第二次,对主观题进行了大量练习,并总结出可能出大题的题型,进行重点突破。
英语:专业阶段是附加题,综合阶段是必考题,分数还逐年呈递增趋势,英语在综合阶段的考查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是很神奇的事,但是你要明白,只要你参加了这个考试,除非已经全科合格,否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是被别人玩。所以大家为了通过考试,需要早点好好学习英语。

特别篇——AICPA

最初听闻AICPA的时候,还是在2012年备考CICPA专业阶段的时候。更深层次的了解在2013年年底去参加了上海AICPA的年会之后进行的,并深受正保CFO魏萍老师事迹的感动。之后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考虑到原来工作单位渺茫的发展前途,将来职业生涯的规划,AICPA的国际认可度,进一步系统学习知识,家人的支持,以及AICPA与CICPA综合阶段所拥有的协同效应(不过未能很好整合),我决定辞职全职备考。AICPA考试从学历评估开始到最终参加考试有很多环节,以下着重讲复习备考的过程。

对于考试的大致规划,因为有全职准备的充分时间,坚韧不拔的意志,当年CICPA专业阶段留下的遗憾,完整学习知识体系以及经费方面等的考虑,我选择了一次报四门选,而且预期在7月初至7月中旬参加考试,因为还有8月23日的综合阶段考试。考试规划因人而异,我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看罗刚老师2013年面授总论中对于如何学习AICPA的一些关于考试总体安排,备考时间安排的建议,学习方法—五步法,1.如何预习,2.如何听课——五勾法,3.如何细读教材——厚薄法,4.如何做题—五渡法,5.如何评星——五星法 各个层面,系统讲解了AICPA的学习方法,我学习CICPA和AICPA以来,听过不少老师的课程,总论能讲到这种程度的真的不多。还有卢中伟老师总论中的几点实战心得也挺有意义。听听这些老师的介绍以及优秀学员的经验分享,能够比较快速了解这个考试,有助于形成自己的复习思路。

最初为了去听上海AUD的面授班课程,打乱了最初决定先学FAR的决定。因为我学过CICPA,还在事务所工作一年,先从FAR或者AUD开始问题都不大。不过因为上面授课,打乱了我正常的学习节奏,考虑到学习效果,我决定回家按照Becker视频和网络课程和教材学习。除Becker教材之外,没有学过其他的像Wiley、CPA excel等教材,对于其他的教材也不是很了解。我主要教材是大本review教材,基本上看的是highlight的部分,final review看得也不多。对于时间紧张的同学来说,中文课和英文课对于通过考试都是可行的。从理上说,听课是帮助你理解教材内容的一种方式;从事上说,之前有网上AICPA同学仅仅看中文课程考了FAR和AUD,都考了90+的分数,很多海外留学的同学包括我去参加考试时碰到的,很多都是只看老外的课程。但是有时间的话还是尽量充分的准备。对于通过考试来说,我觉得学习范围也不宜盲目扩大,主要对重难点的突破。但是对于系统掌握知识来说,还是要在上面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学习。

我准备AICPA的考试主要是花了3月至7月中旬的4个半月时间,基本上每天保持了10小时左右的时间。由于英语基础的薄弱,面对全英文的厚厚的教材,刚开始的时候也很不适应。从AUD开始,至学到第二科FAR的时候才渐渐整理出适合自己的一套复习方式,然后应用到后面的REG,BEC。

第一轮学习时,基本上主要学习一门科目。最初会看一下目录。然后大致浏览有笔记的电子版教材一章里的一节,2倍速听完中文课程,然后按照笔记在纸质教材上画出相应的笔记,然后再听一遍英文课程强化记忆并熟悉英文环境,然后做课后习题,以及题库里的MCQ(第一次没做simulation)。做题是通过AICPA最关键的一步,大部分做题的时候还是在泛听对应章节的视频。大约两天一章的速度。当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会稍微浏览一下当天学过的内容。两个星期左右评估学习效果,然后改进学习方式。将近2个月,完成了4门科目的复习。

第二轮复习时,基本上每天都会接触4门科目,先看一遍书,主要过程是再做一遍之前做错的题,进一步分析错误的原因,但是蒙对的题目还是不能放过,然后开始做simulation的题目。第二轮大约花了一个半月。

第三轮复习时,先从simulation开始,总结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然后继续做未掌握的MCQ。在7月初连续8天早上按照做Becker的Final exam。然后进一步针对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大约一个月的时间。

下面针对各个科目简单说一下:

FAR:是基础,重计算,内容多,题量大,建议优先学习。会计的逻辑性强,以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终止确认,报告,披露为主线。主要考查美国会计准则,附加国际会计准则(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一直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比较相似)。每章都有附录对U.S.GAAP和IFRS比较。最后F10有U.S.GAAP和IFRS的topic,题目与前面章节的基本重复。特别重要的部分,及较大的差异在Gov.NFP accounting这部分一定要多花时间好好掌握。这个课程我建议听罗刚老师2013年的面授录播课程,能让你形成很好的完整的复习思路,以及一些小技巧。有点要补充的是.Research的题目我因为用罗老师的search和search in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自己研究搜索技巧,最终采用了advanced search的方法,个人认为效果好一些。

AUD:核心是思路,关键是立场,特别需要把自己想象成带队的项目经理,在对主要环节有个概念框架的时候,以风险导向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这门课可能更需要加强习题的练习,在做题的过程中去熟悉,去运用知识。AIA2主要介绍美国审计准则,以审计准则为主。Becker的教材将审计报告放在最开始,这个和一般审计教材放在靠后的位置有所不同。标准审计报告的内容最后尽量熟悉,能背诵当然是最好,尽管实际工作中也不可能让你背,但是对于理解整个审计工作很有帮助。A2中很多准则交叉重叠,需要在掌握A1的基础上,对于差异区别好好整理记忆。A3A4A5是从承接业务开始,到出具报告前的一系列流程。以风险导向的思路去学习,比如抽样,最好别当成纯数学来学。A4可能是做题更重要的一章,可能需要反复的从习题到课本熟悉运用知识。特别是对于审计程序不熟悉的人。A6重点还是职业道德,其他一些杂项。政府审计考的时候比重小也不太难。这门课我最初听了周健老师上海的几次面授课,周老师实务经验丰富,深入浅出,还有些实用小技巧,不过后来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学习节奏而回家按照卢中伟老师的网络课程学习。卢老师形象生动,风趣幽默,是个不错的选择。

REG:分为税法、职业道德、商法三大部分。税法部分的体系和国内差异很大,这也是大部分人认为难点所在。但是经过不断的努力,通过考试还是水到渠成的。税法需要以R1-3,4两张表为纲,建立框架体系,然后充实知识点。R1R2个人所得税,在形成整个框架基础的情况下可以稍微慢点学,这部分习题量也不多。R3R4可能是REG中的重难点了。税法这块可能需要多看书,熟悉整个体系,然后从习题为线索(特别是simulation)总结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Simulation内容也主要出在税法这块。职业道德这部分难度不大,但是很重要。商法部分要尽量熟悉,相对来说分值占比小,难度也不大,有些问题可能用常识都能判断,但是还要尽量熟悉。R8中Business Structures中有137道习题,这个topic的知识在考试中只占一小部分,从通过考试的设置来说,不太合理。这么课建议听一下张岩老师13年网络课程的前言和个税开头的部分。

BEC:这门课知识体系很庞杂,概念很多,记忆量大,相对来说最容易的一门课程。主要含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经济学几大类。计算主要集中在财务成本管理的内容,如果参加了CICPA的财务成本管理,这部分会比较容易。其他部分需要在熟悉的基础上重点记忆。B4信息系统一般同学都不太熟悉,需要多花点功夫熟悉记忆,上课的老师说考试时遇到很多这部分的内容,但是我考试时遇到这部分不多。这部分是我比较薄弱的部分,也是平时花的时间最多的部分。BEC与其他科目不同的是,BEC有3篇memo,传说有一篇不计分,不过还是都得好好写。Memo是我的弱项,我从范文中挑了几个开头和结尾,并记住。考试时中间的内容就按给定的内容随便发挥了。

最后两星期,我做final exam的时候基本上除了REG60+之外,其他的都能保持75+。MCQ每题相同分值按照准确率计分,simulation每题相同分值按照准确率计分。所以最后冲刺时将大部分时间分配到REG上,考试结果还是REG最高。反倒是平时花时间最多的FAR,在最后去关岛时也没带上那本最厚的教材,考试时刚好在simulation部分遇到弱点章节,最后运气好,得了最低的分数,刚好压线过关。所以个人认为最后阶段不适宜过度放松,仍然需要坚持到最好考完。在考试时,最关键的技巧是时间的安排。

     我们现在常常看见一些“越努力,越幸运”的例子,也听过“只有努力过了才有资格说自己运气不好”的话。能够一次涌过并且FAR刚好得到75分。我觉得一方面确实努力,另一方面确实运气好。关于运气:我非常赞同《了凡四训》中云谷禅师听了凡先生二十年命运被孔先生算定没有丝毫差错之后对他所说:“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 ”经过云谷禅师的当头棒喝,依缘起法点醒梦中人,最后袁了凡先生尽其一生实践改过积善之法,成为世人行善修德改造命运的杰出典范。

74和75之间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几乎没有差别,可能仅仅只是运气差异而异,若能以袁了凡先生为榜样,积善行德,能改变的何止一场考试的结果。

新的起点:CICPA综合阶段

总的来说,这个阶段通过率还是比较高的2012年官方公布的通过率为41.15%,而13年以及14年应该比这个通过率更高,当你来到这个阶段,距离最终通过已经近在咫尺。但是依然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到了这个阶段的人已经都是通过专业阶段的老手了。依然只有你自己是自己最可靠的人,你只有不断努力,将自己合理保证在这个百分比之内,而不是纸面上的分数。

这个阶段最初的困难在于形成一套有效的复习思路(与专业阶段相差较大),综合阶段综合性实务性强,注重专业表达能力,考察方向不同,而且短时间内回忆起六门课程的知识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仔细分析优秀学员的经验,以及从考纲和真题入手之后,会一点点明朗起来。虽然综合阶段常常超纲,但是从2013年考纲范围进一步扩大,也基本覆盖了绝大部分考点。大纲可以大致让你了解考查的范围。但是历年真题值得花时间,花精力好好研究,最初可以熟悉考查的考核知识点和大型案例题的问答方式。

各个科目有都有新的考查重点

会计:描述原理,准则原文的表达。

审计:实务程序,风险评估与应对和实质性程序的应用,职业道德的判断与理由描述。

税法:税收政策,税务处理原则。

战略:管理咨询,模型运用,企业内控,风险识别。

财管:分析决策,投资、筹资、运营各种情况优缺点。

经济法:法条记忆,主要为公司法+证券法。

英语:今年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但是专业英语难度其实不大,从词汇开始,仔细分析真题,跟着老师,按部就班。

因为之前几乎将全部时间花在复习AICPA,所以当7月19日考完AICPA从关岛飞到仁川的时候我才正式开始复习综合阶段的课程,每天将近10小时复习时间,以陈楠老师和陈华亭老师的课程和讲义为主要复习材料,反复听重难点。不熟悉的地方再回到基础学习班进行加强。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讲义上进行不断强化记忆。最后两周按照真题和模拟试题进行练习,查漏补缺,不断用各种方式强化记忆。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功在平时,方得水到渠成。

6.插曲:劳逸结合提效率

我基本上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学习持续50分钟左右,适量休息,保持了较好的学习节奏。学习碰到瓶颈,或者真的学不下去了就不要勉强自己。去放松一下,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方式。懂得停止才能更好地前进。

我比较喜欢看一些有文化,有思想,经典的东西。
《玄奘之路》:史诗级纪录片,还原西游记的真实历史,个人认为远比西游记有意义。童年的不幸使玄奘法师在13岁的时候就因“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而出家,一生只为一事,一事用尽一生。看完之后只有深深的震撼,你会明白什么是信仰的力量。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一代中兴名臣的传世经典,品读千古家训的扛鼎之作。郦波老师以诙谐幽默的方式,与当代社会中的教育、成功励志、用人识人、行动力与执行力的培养等现实问题结合,将曾国藩的人生智慧与教育思想进行了全方位的透彻阐述。
《我的奋斗》+《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Ⅰ、Ⅱ、Ⅲ、IV》:罗永浩有着高度统一、坚定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他的彪悍,其实是他的人生态度,坦荡些、诚实些、天真些、善良些。逻辑清晰,见解深刻,以理想主义(牛逼驱动)奋斗一生。

《郑强中国石油大学演讲》:郑强老师(连续三届浙江大学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以“国民教育、大众素质、中华复兴——当代大学生成才之道与历史责任”为标题,以幽默、机智、深刻、犀利的言语打动了在场的每一名学子,获得上百次掌声。

思维导图系列:一共9本,思维导图是瑞士军刀般的思维工具,自然的方式,激发大脑的真正潜能,并应用于学习生活各个方面。

《网易公开课》:可以在线免费观看来自于哈佛大学等世界级名校的公开课课程,内容涵盖人文、社会、艺术、金融等领域。

本站所刊载内容均为网络上收集整理,所有资料仅供大家参考,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若您需要使用非免费的资料或服务,您应当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如果您下载此文件,表示您同意只将此文件用于参考而非任何其他用途。 本站所有压缩包解压密码:www.ctakj.com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